耀世平台注册|苏辙在循州

耀世娱乐平台快讯:

苏辙兄弟与东江似乎有千年宿缘。苏轼1094年贬来惠州,苏辙1098年贬至循州(龙川)。循州离惠州水路不足200里,时间却错开了4年。他们兄弟各自在东江待了近3年,却连一次照面也没打过,唯一的交流方式便是诗书。苏辙与苏轼为同年进士,他们只相隔两岁,从小一起玩耍,一起上学,又一起赴考和走向仕途,兄弟感情甚笃。历史上,一家三口都中进士的官宦之家并不鲜见,但既是进士之家又是八大家的文学世家可能惟有苏老泉了。据说苏老泉给儿子起名时,就根据兄弟俩的不同性格,分别予以轼和辙的含义。轼木裸露在外,锋芒毕露,容易与外物发生碰撞。而轮辙却贴地前行,默默转动,低调得不太引人注目。苏老泉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说苏轼才华横溢、锋芒毕露之中还带有些许桀骜不驯的话,那么苏辙就完全属于内敛沉稳不事张扬的谦谦君子。苏辙的第一次遭贬是因为哥哥苏轼的“乌台诗案”而受牵连,苏辙上书,愿以自己的官职为哥哥抵罪而未果。说起来苏辙与章惇还有些沾亲带故,因为他的外甥女嫁给了苏辙的三儿子。但就章惇的德行,他是从不顾及这些关系的。无论是谁阻挡了他的前路,妨碍了他的权势和私利,他都会决不手软地进行打击和迫害。苏轼也曾是章惇的好友,但被贬到惠州后一样被逐出官舍,寄宿寺庙,甚至连同情体恤他的惠州太守也遭弹劾。而苏辙在雷州时的遭遇一样无可幸免。这还不算,章惇闻知苏轼已筑屋惠州作终老计,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一纸公文把他贬至海南,把苏辙遣至龙川。这一南一北相隔数千里,别说见面,连书信联系亦难了吧?苏轼启程前就对家人说:“此去海南,首当作棺,次当作墓。”苏辙与兄长的雷州一别果然成了永诀。章惇的蓄意安排,对苏辙兄弟的打击非同小可,来自天各一方、骨肉分离的折磨不亚于困窘生活带来的痛苦。

来到龙川的苏辙确实有些消沉,但没有颓废。初来乍到的苏辙人生地疏、水土不服、语言不通、居无定所。但古循州人热情好客,敬贤如师。他们知道这个年过花甲的老人曾是朝廷大官又是东坡的亲弟弟,因此在生活上给了苏辙不少帮助,这让苏辙非常感激。“获罪清时世共憎,龙川父老尚相寻,直须便作乡间看,莫起天涯万里心”,此诗便是苏辙初到龙川时的心情写照。

除了龙川父老对苏辙的敬重之外,还有两个老者不远千里专门跑到龙川来看望苏辙,让苏辙尤为感动。这两个老者一个叫吴子野,一个叫巢谷。吴子野又名吴远游,这可是神宗皇帝赐给他的外号。这是一位大名鼎鼎民间奇人,有岭南大贤和北宋名士之称。苏辙为这次龙川相见专门作了《雨中招吴子野先生循州作》一诗,这一年吴老先生已是94岁高龄了。而在两年前的1096年,吴子野先生还专门去惠州看过苏东坡,而且还与东坡一起过年。苏东坡有《除夕·访子野食烧芋·戏作》一诗为证。“松风滔滔作春寒,伴我饥肠响夜阑”说的就是大年夜与92岁的吴老先生“牛粪火中烤芋子”吃年饭的场面,可见吴子野先生与苏辙兄弟的感情的确是非同一般。耀世平台注册

巢谷是苏辙的眉州老乡,这位73岁的老人从四川眉州徒步来到龙川,单路上就走了3个多月。异地他乡故旧重逢,那种激动和喜悦可想而知。苏辙带他去看东江的舟楫穿梭,观嶅湖的落日余晖,听东山的晨钟暮鼓,一晃就是一个多月。尔后巢谷还要去海南看望苏东坡。苏辙念他年迈体衰,不胜舟车劳顿,力劝他不要远行,但巢谷惦念苏轼,执意前去,结果在路上得病而死。苏辙闻知后失声痛哭,并在龙川作《巢谷传》,追述巢谷一生的为人处世和精神品格。他首写巢谷的弃文习武的举士经历,次写与熙河名将韩存室的金石之交,后写到巢谷与他们兄弟的交情时更是感怀不已。苏辙说当他们兄弟仕途坦荡、青云直上的显赫之时,“巢谷沉默中”从未见他来谋面叙旧,而当他们兄弟落难,贬谪岭南之时,他却不畏万里,徒步前来探望。这种情重如山的义举,在功利尘世中难以一见。巢谷之死,怎不令他心存负疚,黯然垂泪并终生铭记?吴子野死后,苏轼写了《祭子野文》,文中称吴子野“急人缓己,立其渴饥,道路为家,卒老于行,终不自非”,高度评价了吴复古的高尚人品。这两位老者与苏辙兄弟成了举世难寻的忘年之交。因为巢谷之死,苏辙心情沉重,闭门谢客,开始了《龙川别志》和《龙川略志》的创作,这是他用人生的最后时光和智慧在龙川留下的华彩篇章。后人评说苏辙的文学成就远不及其兄。但苏轼说:“子由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此语东坡虽有谦辞,但不失根据。

苏辙在写作上历来有自己的主张。早在《上枢密韩太尉书》文中就提出“文者,气之所成,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这就是说好文章需要“养气”,养气既指内心的修养,更要依靠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他盛赞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故其文颇有奇气。如龙川之作:慰佗城下两重阳,白酒黄鸡意自长,卯饮下床虚已散,老年不似少年忙。又如《卜居》:我归万里初无宅,凤去前年尚有台。谁为浇池先种竹,可怜当砌已栽梅。

细细读来,这些简朴而意蕴绵长的诗句,哪一首不是信手拈来文气脉脉?哪一首不是苏东坡所说的“有一唱三叹”之韵?耀世平台注册

赢咖6注册:www.xyptxy.com

相关文章

********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