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咖6娱乐平台登录|风骨铸书魂——悼念评论家李万武

赢咖6平台登录发布:

提起李万武的名字,可能在文学评论界无人不知, 被文坛誉为“老李飞刀”。虽然他身居辽西一隅,却放眼文坛全景,以真诚与良知构筑了他独特的文学、艺术批评风格。他好像一棵不老的常青树,从青年到暮年,始终以旺盛的生命力战斗在文坛上,勇敢地捍卫文学的尊严和价值。就在其病重期间,仍执著地守望着这块阵地,以睿智的目光观察文坛的风向,不时发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李万武退休前是锦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的主任及教授,然而40多年致力于文艺评论让人们淡漠了他的本职,只记得他是文坛上的一名勇士。

他先后出版了《为文学寻找家园》《文学理论新编》《审美与功利的纠缠》《与锦州文坛相遇》《为文学讨辨道理》《散章档案》《“泛文学化”与无门槛的文学繁荣》等多部专著,为当代中国文学做出了许多贡献。

李老师走得如此匆忙,令我猝不及防。就在今年的5月中旬,我还与他通话,告诉他我要于6月3日去北京参加“高深文学创作回顾研讨会”,他听后非常激动,说一定尽快写一篇纪念高老师的文章,托我带到会议上做书面发言。没想到我们通话仅二十几天,他竟带着遗憾驾鹤西去了!

李老师之所以称得上文学评论界的一面旗帜,首先他勇敢地与评论界有良知的文学批评家们一道弘扬、捍卫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权威性。新时期以来,文艺界一些人面对形形色色的西方文艺思潮,对马克思文艺理论的信仰发生了动摇,针对这种现象,李老师在他出版的《为文学寻找家园》《文学理论新编》等评论专著中,对文坛出现的背离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错误言论,进行一针见血的批评。他指出:“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文学永远应该是社会和人民的事业,而决不能变成仅仅是作家寻求个人慰藉的手段,他不该因为当今的文艺作品具有商品性的一面,就全然将其变成赚钱的工具。”这一系列鲜明的观点得到评论界的一致赞赏。

李老师始终秉承着文学批评家的职业道德操守,保持着文人风骨。他对当下文坛上出现的文学“失态”和批评“失语”的不正常态势深恶痛绝,他敢于对文学艺术界的乱象“亮剑”,敢于向丑陋和糟粕“开炮”!他对莫言、贾平凹等人的作品,也敢“说三道四”。郑伯农曾评价他说:“直言不讳,旗帜鲜明,虽近于‘迂’,近于‘冒傻气’,但我认为我们现在倒是十分需要‘冒傻气’的执著精神!”

2015年,在他重病期间撰写了2万余字的《“泛文学化”与无门槛的文学繁荣》的评论文章,很快被《秦岭》《粤海风》等多家刊物选登,在评论界引起反响。文章开门见山地亮出作者鲜明的观点:“‘泛文学化’不是个好东西……这个贬义词不是谁人的随意杜撰,它就隐身于当下文坛甚是汹涌的当家潮流。”接着作者对“泛文学化”作出了深入浅出地剖析:“‘泛文学化’就是……踢翻文学的门槛……宴请非文学语体大摇大摆走进文学文本。”整篇文章行文直率,力透纸背,“老李飞刀”名不虚传!耀世娱乐平台登录

李老师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审美、讴歌,引领读者欣赏真善美,共享丰盛的文学大餐;通过对文学新秀作品的鉴赏,使他们脱颖而出,释放正能量,向文学舞台中心迈进。特别是他对家乡“土产”作家的那份真情、那份偏爱、那份期待,令人感动和敬重。当下有些文学评论家并不看重身边的文学,关注底层作者仿佛就降低了自己身份似的,可李老师却倾情家乡文学几十年。2006年他出版的《与锦州文坛相遇》评论集中,共收集了他对锦州作家的评论文章72篇,论及到近40名作家,写作时间跨度近20年。这里有对老一辈知名作家高深、李惠文、易仁寰、苏曼华、宋海泉等人作品的鉴赏,有对后起之秀孙春平、李铁、李见心、张力、安勇、杨明、张翠、何兆轮、杨家强等人作品的评价。他通过对家乡新老作家作品的鉴赏和评价,向全国展现锦州文学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更难能可贵的是,李老师对很多名不见经传的文学爱好者也用心关爱,使他们刚点燃的创作激情燃烧起来。为此,高深老师曾评价说,万武的评论总是“贴近人间烟火”。

记得我第一部小说集出版时,没有召开任何作品研讨会,不久却在报刊上发现李老师为我这个文坛上的无名之辈写了一篇评论,令我欣喜若狂!在李老师的关爱下,我似乎找到了自信,其后,我的散文集、长篇纪实文学等出版后,李老师又为我的作品写了评论文章。尽管文学仅是我的业余爱好,但在他的扶植下,我勇敢地在文学道路上走到了今天……

万武老师,安息吧!相信您留给文坛的那些精彩华章,依然散发着笔墨的幽香;您对家乡作家寄予的期盼与厚望,相信会让他们努力前行,以一盏盏文学之灯照亮世道人心!

耀世登录:www.xyptxy.com

相关文章

********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