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为功于心计的四位美少妇分别是谁?她们的结局怎样

大人使权,小人用术,男人谋略,女人用计,三国,因为这些缤至纷来的招术,而更加精彩和引人入胜,成为人人皆知的经典。只是,女人的计谋,最终成全了谁?

NO1.貂蝉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后,貂蝉周旋於此二人之间,送吕布於秋波,报董卓於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心怀不满。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貂蝉,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这时董卓回府撞见,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

貂蝉是这部以男性为人物主体的《三国》之中,出场的少数几位女子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貂蝉的出现,才有了王司徒巧施连环计的佳话,才有了吕奉先耀世平台大闹凤仪亭的风波,才有了凶横无忌权倾一时的董卓宫门前的被戮,才有了儿女情长武功盖世吕布的门楼上的殒命。貂蝉形象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在这个清一色男人争霸的世界里,成功地显示出了一个绝色女子的胆量与智慧,正是这种非凡胆量的展示与高度智慧的运用,加速了汉末军阀战乱时代的结束,促成了一代雄才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崛起,从而使已经风雨飘摇的汉室江山得以继续延续。

然而,自从吕布白门楼殒命之后,这位胆色俱佳的奇女子便就此不见了踪迹。是随失败的吕布同赴了九泉?还是被胜利的曹操掳回了许昌?这个疑问从群雄争霸开始一直到归晋统一也没有解开,是作者无意间忽略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还是出于某种考虑有意识地避开不谈?我们无从考证。笔者不甘于就这样让一位令人敬慕的奇女子从此无迹可寻,于是参考翻阅了大量社会上流传的稗官小说、野史评话,终于寻找到了有关貂蝉身世、结局的一点蛛丝马迹,在此记录下列,权作对自己好奇心的一种交待。

关于貂蝉的出身,有野史这样交待:其人本姓霍耀世平台,无名,山西人,与名将关羽为同乡。自幼人才出众,聪敏过人,因而被选入汉宫,任管理宫中头饰、冠冕的女官,故称‘貂蝉’官。因遭十常侍之乱,避难出宫,为司徒王允收留并认为义女,方才成就了离间董卓、吕布父子的壮举。关于貂蝉的结局,有评话这样叙述:吕布死后,貂蝉被曹操带回许昌,作为侍女留在丞相府中,关羽屯土山约三事暂时降曹之后,曹操为了笼络关羽之心,特赐美女十人,貂蝉便是其中一位,当关羽听到貂蝉报出姓名之后,感其胆识,撩髯称了一声“好”之后,闭目不言挥手令去,貂蝉听后,明白关羽全其名节之意,回房后遂自尽而亡。

京剧有《凤仪亭》就是叙述这段故事的。

NO2.孙尚香

三国中另一个不能不提的女性──孙尚香,也是一个不可小看的人物,其心胸之大,谋略之高,不在男性之下。想那孙坚之女、孙策、孙权之妹,能是个次等货色么?在一个以男权为主的社会里,女性的命运紧紧依附着丈夫,男人七上八下,妻子就得八下七上,所以,丈夫升天,妻子就能成仙,丈夫入地,妻子必定为鬼。孙大小姐知这一天理,就不管其兄长是让她假嫁还是真嫁,反正进了刘家门就是刘家人,以刘先生的大业为己任,帮助刘备为全力以赴,完全是个为自己打算的主儿──好一个会为自己谋划的女中豪杰!

可惜的是,这样一个豪情女子,先是孙权的棋子(出嫁刘备是无可选择的出路),再是刘备的棋子(出身豪门又如何?!),完全作不得自己的主儿,只留给后人一声长叹,几许惋惜。倒是今天的读者,有几份怜香惜玉的美意。耀世平台

孙尚香下嫁刘备时是年方19的妙龄女郎,而刘备已是年近半百、数婚再娶的半个“糟老头”。这孙尚香不仅容貌端庄,而且才思敏捷,心情刚猛,有她几个兄长的风度。因此,让她嫁给刘备实在是很委屈,完全是出于被迫无奈所接受的毫无爱情可言的婚姻,并非小说演义上说的“美人爱英雄”那么浪漫。史书上说这孙尚香的宅中是“侍婢百余人,皆执刀侍立。备每入,心常凛凛。”平常喜欢舞刀弄枪的孙尚香,竟在自己宅内安排百余名手执利刀的侍女,让刘备每次进入内宅,心里都感到很恐惧。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孙尚香对这桩婚姻的抵触情绪,婚后夫妻间的感情便可想而知了。

孙尚香与刘备谈不上恩爱的夫妻情分只维系了两年,公元211年刘备亲率大军西进益州,夫妻俩自此便天各一方,永不相见。当时,孙权闻知刘备西征的消息,便派遣舟船来接走孙尚香,并让她将年仅四岁的刘阿斗带回东吴,其目的自然是将刘备唯一的宝贝儿子当人质,为东吴讨回南郡之地。后来张飞耀世平台赵云“勒兵截江,乃得禅还”,可见当时是强行从孙尚香处夺回阿斗的。从此,孙刘联姻不欢而散。

重返吴郡的孙尚香才21岁,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均无孙尚香再嫁的只字片语记载,也就是说正富青春的她自此开始“寡居”生活。在此后的岁月中,孙尚香一方面承受的是寂寞孤苦,另一方面则背负着一种强大的精神压力。在东吴人眼里,她始终是敌对方元首刘备的夫人;在蜀汉方心中,她是里通东吴,有劫持人质之嫌。因此,刘备在蜀地称帝后,并未给她什么封号,而是册立偏将军吴懿的妹妹为皇后。刘阿斗继位后,也没追赠她为皇太后,蜀汉的史官仅称她为“夫人”,并未给她单独立传。

孙尚香虽贵为破虏将军孙坚之女、吴大帝孙权之妹、蜀先主刘备之妻,但其人生遭遇却相当凄惨,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孙尚香何时郁郁而终,史书上并无明确记载。民间盛传其在刘备兵败身亡后,投江而死,九江、芜湖、南京、镇江等地均有孙夫人投江遗迹的传说,还为其建有不少祠庙,或称枭姬娘娘,或称灵泽夫人。这也许正是民间百姓对她的不幸遭遇的一种惋惜与同情!

NO3.二乔

1800年前,三国时期出了两位风华绝代的美人--大乔耀世平台小乔,三国时的大乔和小乔合称“二乔”,是中国古代历史新上著名的大美女,分别是三国东吴霸主孙策和大将周瑜的妻子。正史《三国志》对于二乔的记载极少,只记述了二乔“皆国色也”,是庐江的乔公之女,且分别嫁给了孙策、周瑜。其他关于二乔的描述大多出于后人的想像。陈寿的《三国志》中只有《吴书·周瑜传》有这样一句。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

(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裴松之注此传时引用了《江表传》,也只有一句:(孙)策从容戏(周)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按:流离,光彩焕发貌),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这两句话告诉我们:第一,二乔的姓本作“桥”,至于她俩的芳名,史书失载,只好以“大乔”、“小乔”来区别。现代人对此会觉得奇怪,但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这种现象却是见惯不经的。历史上许多皇后都没有留下名字,就是孙权的母亲吴夫人、妹妹孙夫人,不也同样不知其名吗?不过有些学者考察大乔叫乔靓,小乔叫乔婉(二乔之名,均出自《凤凰二乔》),因为我们叫贯了大乔和小乔,所以忽略了她们的原名。

第二,二乔的籍贯是庐江郡皖县(今安徽潜山)。第三,二乔长得很美,有倾国之色,顾盼生姿,明艳照人,堪称绝代佳丽。第四,孙策、周瑜得到二乔是在建安四年(199年)攻取皖县之后,当时,孙、周二人都是25岁(周瑜比孙策小一个月),因此,估计二乔的年龄不过20上下。第五,孙策、周瑜对能娶二乔为妻感到非常满意。从二乔方面来说,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杰,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按照传统观点,堪称郎才女貌,美满姻缘了。耀世平台

《三国志》中“时得桥公两女”的“得”字用得很绝,强行霸占的也是“得”,自愿送上门的也叫“得”;不知孙策、周瑜当时到底是哪一种“得”法。但根据史书记载的情形看,乔家肯定并无意于这两位才俊,否则乔公也不必等到城破之后,才让孙策、周瑜得到自己的两个女儿。这时作为战利品的大乔、小乔,也只能由两个要好男人用另一种形式分去了。

裴松之在为《三国志》做注释时,引用了当时还能见到的另一部史书《江表传》的记录:“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流离”是容光焕发的意思),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这段补白透露了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很可能是大小乔的父亲并不满意这两桩婚事,孙策才跟周瑜解嘲说,“乔公两个女儿虽然魅力四射,但我们给他做女婿,也该他高兴啦!”言外之意是,这个老家伙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不过,一年多之后,孙策便遭刺客暗算,重伤不治去世,时年仅二十六岁,风华正茂的大乔就此守了寡。作为艳名倾动一时的美女,江东二乔很自然地成了文学艺术的对象。最早而且最著名的作品当推唐代耀世平台诗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赤壁》诗: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正史中对于二乔的记载仅《三国志》一处,再无下文,甚至连名字都没留下。但历代文人却被史书中所称二乔“皆国色也”撩拨得热血贲张,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意思是说,在赤壁大战中,如果周瑜不是有东风相助,趁风势火烧曹操战船取得胜利。那大、小乔早就成为曹军的战利品,关到曹操建的铜雀台里去了。这是诗人咏史时的想象、生发,本身并不是历史。到了明代罗贯中那里,杜牧的诗却又成了历史的依据,大大被“演义”了一把。208年,曹操在占领荆州之后,进军东吴,统一江东。蜀国想借机与东吴联合抗曹,但孙权(此时孙策已死)的大臣们却意见不一。

于是,诸葛亮便来到东吴,做孙、刘统一战线的思想工作。当时东吴政权内最有影响的人物,是大将周瑜,因此诸葛亮的工作重点就放在了他身上。《三国演义耀世平台》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一章中,诸葛亮这样对周瑜说,曹操曾经发誓:“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这是诸葛亮红口白牙说瞎话,曹操统一中国是想成就自己帝业不错,但如果说是为了两个女人,就太荒唐了。罗贯中为了表明自己言之有据,还让诸葛亮随口朗诵了曹植写的《铜雀台赋》,其中有这么两句:“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三国志·魏书十九·任城陈萧王传》中的确收录了曹植的《铜雀台赋》,但其中根本没有这两句。更重要的是,曹操建铜雀台是在210年,曹植写赋也当在此之后。而诸葛亮联吴是在208年,这时,铜雀台根本连影儿都还没有,曹操得了二乔也不能往那里装;诸葛亮也除非真的先知先觉,至少提前两年以上知道了曹植的《铜雀台赋》内容。罗贯中杜撰这段情节的用意,是突出诸葛亮的睿智。诸葛亮本来是说服东吴一起抗曹的,但他玩了一个“倒高潮”,先用激将法刺激周瑜,说这曹军反正咱也打不过,他们打你们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大乔、小乔两个女人,你只要把她们献出去就平安无事啦。这招很损,诸葛亮明白以周瑜的英雄气概,是断受不得这等侮辱的,为自保而献妻,这哪里还是英雄!周瑜果然中计。

由于《三国演义》是通俗小说,罗贯中的这番杜撰对后世影响甚大,二乔也就成为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名女人。因为没有二乔,就没有了蜀、吴联盟的基础,就没有了随后的赤壁之战耀世平台,也就没有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耀世注册:www.xyptxy.com

相关文章

********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